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咨政
    重温百年党史,坚守初心不变
    时间:2021-05-18来源:1点击:




    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室 李晓峰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以此为契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对党的历史的学习,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因此,要统一认识,充分认识到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每名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心、走实。那么,为什么要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三个必然要求”,为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

    学史可以明理,牢记初心使命。“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也是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武器。纵观历史长河不难发现,只有了解历史的人,熟知历史发展规律得人,才能定位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并乐于为自己钟情的事业奋斗终生。同时能在纷纭变幻的环境中辨别是非,判断对与错。翻开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的初心宗旨,奋斗精神,坚韧的品格,勇于进取的勇气和精神,是一次次走向胜利的保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是几代人抱定一个宗旨共同努力为之奋斗的历史。了解历史,才能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带领各族人民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披荆斩棘、展示巨大勇气、智慧和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胜利。深刻领悟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发自内心的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颠扑不破的朴素的历史真理。重温了解这段历史,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提升,才能用心去观察世界,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环境的变化。懂得感恩,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知道我们要坚持什么、保持什么、坚守什么,实现的大目标小目标是什么。才能在百年大变局中学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学史可以增信,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宗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时代在变化,任务和目标也在变化,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管变局如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没变。学习党的历史,必须要增强这一信心、坚定理想信念。要相信中国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选择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选择改革开放。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闯过重重险关,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就在于敢于坚持真理,坚持理想信念,固守初心底线,不断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集中体现在“信”字上。“信”才能解决理论困惑,化解各种矛盾,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力量,用党在实践中创造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进而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学史可以崇德,坚守道德底线。“德,乃立人立业之本。德者,成和之修也”。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观党的百年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历史体现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范。它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诸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等,就是这种道德风貌的具体展现。重温党史,首先要立德固本。升华对道德的认知、强化道德自律、砥砺道德实践,守住道德底线,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在固本的同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修德正身。历史中,老一代革命家非常重视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讲到,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强调,“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实践证明,正是许许多多革命先辈,用自身的行动树立起了共产党人修炼坚强党性、崇高品德的光辉榜样,才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设的成功。立德、修德固然重要,但守德更为重要。守德致远,“德不优者,不能怀远。”一个德不配位的人,是无法完成担负的历史使命,也无法成为典范,更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回望党的历史,从刘青山、张子善到徐才厚、薄熙来等人,就是没能守住道德底线,在“糖衣炮弹”面前打了败仗,成了罪人。所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在守德致远上下功夫,做到明是非、识良莠、辨美丑、自觉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品格,坚守法纪红线不可逾越、道德底线不可触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跳过“历史周期律”,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满意的答卷。

    学史可以力行,用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君子强学而力行”。不忘初心,践行初心是党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提出的新要求。砥砺政治品格,是干成大事的重要条件。百年来,千千万万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他们追求真理、追求崇高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以共产党人优秀的政治品格和崇高的政治情怀,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从来没被任何困难压垮,没被任何敌人打倒,困难越大越能表现出超强的斗志,与天、地、人斗,其乐无穷。力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正是具备了这种过硬政治品格和初心使命,才将千千万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凝聚在她的旗帜下,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拼搏奋斗、甘于奉献。重温学习党史,也就是要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这种动力,强化对党忠诚的品质,把蕴含在党史中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砥砺政治品格的自觉行动,担起使命责任。学的目的就是用,用方为学。践履知行合一,是党史学习的目的所在。言为心声,行为意动,习主席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践履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学的目的是要在实践中知难而进,敢于担当,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立足实际,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真抓实干,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重温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党更加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满怀信心再出发、再创业,创造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一百年,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